IPv6大規(guī)模的改造,最早是在2012年信息產業(yè)部發(fā)文要三大運營商改造基礎網絡,那時三大運營商近80%的網絡都改造完畢,只是國內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(yè)一直不積極,導致我國無IPv6資源可以用,因此第一次的IPv6改造,我覺得是半拉子工程。
2017年底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推進互聯網協(xié)議第六版(IPv6)規(guī)模部署行動計劃》,并且制定了三個階段。
2018年是第一階段,主要的目標是督促互聯網OTT、運營商基礎承載網絡,IDC以及主要政府和事業(yè)單位具有基礎的IPv6支持能力。國家約談了騰訊、阿里、百度等OTT企業(yè),目前這些互聯網企業(yè)均開啟了IPv6改造,同時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(yè)、政府部門的門戶網站已經具有IPv6的能力。
所以可以看到,為行業(yè)在2018年,阿里已經宣稱全面支持IPv6,就是這個原因,這可不是阿里良心發(fā)現,而是不得不做
那么到了2019年,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。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到2020年末,IPv6流量必須要占據50%,新增網絡不再使用IPv4,排名靠前的互聯網應用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運營商固定和移動網絡全部要支持IPv6商用。如果說第一階段是具備IPv6的能力,第二階段的目標就是主要流量的應用遷移,真槍實彈的要端到端的支持IPv6了
很多企業(yè)事業(yè)單位的朋友總是問,為何咱一定要用IPv6呢?
有些自媒體夸夸其談,一提到IPv6,就“戰(zhàn)爭不戰(zhàn)爭的”,其實筆者要普及的是,IPv6僅僅是一個網絡技術,如果一個網絡技術能決定戰(zhàn)爭勝負,那么我國早就輸了。原因非常簡單,CNNIC統(tǒng)計,全球發(fā)達國家的IPv6發(fā)展水平,至少領先我國2-3年。
那么,我們要部署IPv6的道理非常簡單,全面部署IPv6是我國未來科技發(fā)展的必須需求,也是我國國家網絡安全的必然要求。
IPv6是我國未來科技和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必然需求,這是因為物聯網、云計算使用Pv6地址會更加高效。IPv4公網地址在2012年全球已經耗盡了。本來大家完全也可以使用IPv4的私網地址加上NAT去訪問互聯網,這么多年我們使用私網IPv4地址的也相安無事。
但是未來的時代是工業(yè)4.0時代,物聯網、云計算、AI是重中之重的技術,這些技術需要海量的地址互聯網,如果都使用NAT,那么等于平白無故在網絡中加上一個設備做轉換,NAT對應用協(xié)議的支持比較差、NAT的轉換的效率相對較低,而且經過NAT設備物聯網信號時延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如果通過IPv4私網地址規(guī)劃管理手段來來支持云和物,那么這個工作量是龐大容易出錯的,這樣的效率非常低。而IPv6可以給每一個物聯網終端一個公網地址,每個終端可以直接高效的訪問IPv6云服務器,這樣當然效率更高,應用場景更廣泛,網絡更可靠。
其次IPv6和我國的國家安全的確息息相關,DNS是互聯網必須的服務,全球IPv4的DNS的根服務器在美國、日本等西方發(fā)達國家,這也就意味著,我國的網絡命脈實際上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上,如果美國把根服務器斷了,那么中國所有網絡會一摸瞎。
隨著互聯網+的推進,目前中國政府、金融等國家命脈行業(yè)全面基于互聯網,甚至未來工業(yè)4.0全部都是基于5G的情況下,DNS被美國掌控,意味著西方國家隨時可以讓中國政府、金融和工業(yè)全面癱瘓。
我記得最近俄羅斯特意測試了互聯網和西方隔離情況,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國家命脈全部互聯網化后的潛在威脅。而在IPv6時代,我國是有DNS根服務器的,有了自己的根服務器,也就意味著西方國家斷不了我們,從國家安全角度上,IPv6安全的多
所以,我國大力推動IPv6在全行業(yè)的部署,首先這是產業(yè)轉型的必要,是工業(yè)4.0所需技術的最佳拍檔,其次就是為了充分保證我國在互聯網+時代的國家安全,避免受到西方的威脅,這才是根本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