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新華社記者
李宓 毛磊
美國信息技術(IT)產業數十年來雖然經歷過低潮,但最后都能東山再起。有跡象表明,在經受了近年來的金融和經濟危機考驗后,美國IT產業實力并未受到削弱,全球競爭優勢依然明顯。在經合組織成員的250家最大信息和通信技術類企業中,有82家位于美國。在已成為經濟發展核心基礎設施的互聯網行業,經合組織成員中10家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中8家為美國本土企業。
美國IT產業的長盛不衰,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多年來形成的一套有效促進IT創新的生態系統。一些專家歸納說,這一所謂生態系統擁有IT創新和創業必須的所有關鍵要素,包括一流的教育機構、成熟的風險投資和有利于商業的政治體制,以及鼓勵試驗、寬容失敗的濃厚創新文化等。
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曾在一份報告中歸納說,美國IT產業之所以能一路全球領先,首先是因為擁有眾多在微處理器、操作系統和網絡搜索等領域處于市場主導地位的世界級企業,其次是具備強大的技術商業化體制,此外美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體系質量之高他國也難以匹敵。這三者在一個更大的創新生態系統中運行,該生態系統還包括政府部門、非IT企業和客戶等等。美國IT產業的全球競爭優勢,是這一完整而有效創新生態系統的產物。
對于這一“美式”創新生態系統,全盤照搬并不可取,但卻有值得借鑒之處。特別是如何在政府干預和市場導向之間求得平衡,對于其他國家制定IT等產業的創新政策不乏參考價值。
企業等私營部門往往不愿對新技術給予足夠投入,原因是它們無法充分享有投資所產生的收益,具有給行業帶來巨大變革潛力的特定新興技術往往面臨所謂的“市場失靈”困境,政府的直接政策干預在這個意義上確有必要。
應該特別指出的是,美國政府在扶持IT等產業方面,重點更多傾向于創造有利于技術和產業創新的生態環境,不是孤立規劃具體產業的發展,而是將其作為國家創新體系整體建設的一部分來考慮。
據新華社舊金山12月17日電